close


  會買下這本書的原因,是在跟幾個相關領域的朋友聊天談起關於在團體中帶放鬆練習的技巧,其中一個比較資深的心理師朋友提起這本書中有簡單的幾項呼吸方式,還有附CD,對於助人工作者或是用在團體中的效果都不錯。

  從博客來下單拿書的當天我還去了趟縣立圖書館借了幾本書,其中有本書竟然我早就買了,但卻一直沒看,那本書是另一篇啃書心得的事了。(阿,當然,啃書不是我專用的說法,但我的確很愛用也很常用這兩個字形容看書,但有朋友說有人模仿我用這兩個字,而且,還是我曾經認識的人,我只能說...很榮幸。)


  本來也沒打算寫這本書的心得,只是在寫過陶子 我愛故我在 那本書後,朋友們也在討論裡面關於愛的種種講述,有人提出最精闢的疑問:年齡跟懂不懂愛有關係嗎? 當下各種反對與飭之以鼻的回應馬上就把這疑問淹沒。

  而,到底,愛,與什麼有關係?要怎樣才能發展這樣的能力(而非感受)?
  這,我應該會穿插在心得裡面提到。
  
  
  作者舉了一些實例,讓曾上過課的學員分享接觸呼吸法後的改變與經歷,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作者在關係與愛自己這部份的琢磨。


  為了避免引起誤解,文中出現以 "   " 這樣符號標註的段落,都是摘錄自 這樣呼吸效果驚人 這本書內容,請勿自行解讀是針對特定人或情況。




  我一直認為,不能與過去和解,就無法敞開自己擁抱未來 、 無法愛自己的人所說出的愛其實是要求愛、控制而非付出愛

  書中也提到類似的觀念,而且更深層、反覆的,讓我知道自己無法"原諒"誰的傷害與欺瞞背叛,並非因為我不好或不夠真誠,而是,就只是沒有辦法把那原諒的感受持續下去而已,就是這麼簡單,換句話說,就像現在吃飽了,下一餐時間到還是會餓,我現在原諒了,但過幾天我低潮或能量頻率低甚或是看見對方得詭論時,仍然可能又怨懟起來。

  作者說,沒關係,你至少必須原諒"自己還無法原諒對方"的這個狀況,然後交給上天,交出去的同時給自己與對方一些祈禱與祝福,而所有的心念,無論善或惡,給出去的一定會回到自己身上。若別人傷我太深,至少我可以不再傷害自己。"
  
  "原諒一個人、一件事,有時需要一些時間,可能是一段很長的時日,而且常常需要原諒很多很多次。"


  而書中也有學員分享"灰塵還是會一直落下,而我也要常常打掃",用此隱喻療癒是必須重複反覆不斷的,因為人是活著,活生生的,隨時隨地都會有新的體驗與可能,而在我們真正自在舒適時,我們總要不斷不斷的檢視與清掃那些落下的塵土,那些掩藏了自己美好內在的塵土。

 



  哈哈,我看到作者寫了上面那段話後,突然發現這跟減害觀點好像,而我也常常這樣跟家屬說阿"戒除癮症(不單指毒癮,也包括依附關係這種癮)有時需要一段時間,可能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而且常常會復發很多次,但那不代表失敗,只是單純又復發而已,而我們都只能努力,努力讓維持其更長而已。" 哈哈哈。


  也了解,用各種理由與奇妙邏輯包裝與掩飾自己心態的人,其實也只是在要求愛、想要被愛的孩子而已,並不是有了伴侶或到了某的年歲就代表你了解愛、能愛、懂得愛、甚至是有能力感受愛。既然如此,要求對方去體會人有"個別差異"或甚至是真誠面對自己是十分困難的。當你對這樣的人表達善意與真誠,對方的恐懼與不信任自己能被接納與愛的害怕會讓他反過來攻擊人,藉以證明自己的確不值得被愛或被接納。

  但,沒關係阿,既然要對你付出愛,我就不要期望我的付出要有回報,因為我只是愛這世界上的人,既然身為人就是被我愛與欣賞的。
  為什麼?
  因為,每個人與身俱來的特殊性與特質,讓我們在各個不同的地方從事各種工作,有鐵路或道路工程人員、餐飲或農牧業人員、資訊軟硬體人員...等等。每個人每時刻都在為這世界的美好盡心力,無論品性如何,單單成為人而活著,就該被尊重與善待,僅此而已,我尊重誰、待誰好,並不是因為誰待我好或有價值,而是因為,是人。

  我想這時有許多人會說,那些犯下重大惡行的人呢?他們也值得這樣嗎?

  我只能說,惡念誰沒有過?只是大與小,做與不做罷了,他們做了選擇,要決定被怎麼處遇是司法決定,而不是我們。而我們只能看了之後,接那曾經也有過惡念(不論有否執行)的自己。


  對於被遺棄或近親傷害的人呢?難道也要原諒那些長輩?
  作者說了,父母在我們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很多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際關係或金錢與健康,常常是我們與父母,或主要照顧我們之人關係的延伸或翻版,因此,探討與父母的關係,在心理療癒上就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而每個人心裡難免存在著久壓的記憶與情緒,這些情緒或記憶如果沒有獲得適當的療癒與釋放,常常就會從下意識轉成生活中各種人際關係不斷重複上演的戲碼。
  
  換句話說,每日每時,伴隨我們呼吸的是我們的五感,各種方式在進行你有意識或無意識到的記憶活動,而這些記憶不管你想不想記得,它們都是存在著的,有些鎖的緊,有些開著。所以,經歷與享受各種關係、事件、戀人的親吻、甚至是一頓美食或地雷食物,都是存入你的記憶裡的,不管你是否記得。而,沒被處理好的那些負面、傷害、爭吵、背叛等等記憶,若沒有去面對與處理,那麼,你的潛意識只會讓這些事情用另一種方式在你現實生活中反覆出現,直到你學會面對與處理。然後,加法學完才能學乘法...



  不面對會如何?

  其實也不會怎樣(那前面講那些都是講心酸的?),只是,你無法放下過去(所謂的放下並非置之不理或遺忘或不回應),因為沒真正的放下,才會一直在未來重蹈過去的覆轍,不能活在當下,只能一直重複同樣的人際關係模式,一直愛上同一種人,在人際關係上總是失敗...
  
  身心症也是如此,負面情緒累積的過多沒釋放出來,或是要求愛而求不得,那樣的挫敗大多會展現在生理疾病上,好讓自己能多被愛一些。   
  

  每個人的現在,種子都是過去埋下的。而許多家庭動力理論也提出與作者類似的研究結果:"我們與人的互動關係,通常是從與自己父母親的相處來學習的,尤其是與另一半的關係,所以才有所謂的戀父或戀母情結。這代表我們會愛上與父母類似的人,因為他們是我們生命中習慣相處的第一個男人與女人,無論其個性如何、相處模式是否健康,都是我們覺得習慣的,不管那是不是舒服的感覺。"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模仿父母或是照顧我們的成人的行為,認為這是正常現象。假使大人的行為是我們所不認同的,我們就執意成為另一個極端"

  "我們覺得沒在父母身上得到想要的愛,我們就會找類似的人,並且希望在他們身上得到我們一直沒有得的愛。例如:若父親是一個冷漠、不善表達感情的人,我們就會愛上類似個性的男人,並且用全部的精力,希望將對方改造成一個熱情的人,以滿足心裡那個一直沒得到足夠愛的小孩。"

  這現象不一定只發生在愛情關係,也會出現在其他不同的人際關係。

 

  而每個人小時候多少都會遇到許多當時無法處理與面對的事情,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與應對,而採用不理會或幻想方式去避免面對,但是,傷害一直是存在的,沒有消失,只是被忽略了而已。而這些傷害會一直卡著,慢慢的,因為上面說過會在無意識中重複同樣的思想與行為模式,而你,以為是遇到同樣類似情況,但是事實上,都是你自己造成的。造成的,"是行為與感情的偏差,如控制慾,也就是以言語、情緒、行動控制外在的環境與人,來符合自己的要求;如沒有安全感,拼命要討好別人,而忘了自己的存在;如強烈的羞恥感或罪惡感,於是惱羞成怒,或自覺低人一等。直到我們看見自己的思想、行為對自己與他人都沒有好處時,才了解也許是改變的時候了。......可能是親友間的生離死別、被遺棄的感覺;可能是被誤會、被欺負、被處罰、被貶低、不被尊重、不被珍惜、不被愛的感覺。當我們還小的時候,這些感覺太難去面對了,於是我們壓下所有的感覺與記憶,然而我們長大之後,他們卻以種種不同的形式,不斷的出現在我們的各種關係中,或延伸為身心的病痛。"


  那些卡住,也就是心結,只會一直不斷反覆出現。而卡住的,不只是你的思想與健康,也會出現在生活上、舉手投足上、臉上、行動上,不順暢又不清明的,被所有人看見你的不愛自己。

 

  所以處理過去重不重要?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與未來,只能專注在每個當下"。
  "感覺自己的需要與尊重自己的情緒。"
  "對自己與他人有更多的包容與愛。"

  不批判,專注的呼吸,還要有正面的思考(作者:正面思考指的是柔軟、有彈性、充滿包容與愛的思考方式),正面思考常會與批判混淆,而當你只看見別人身上的好壞美醜善惡,都只是你內在的投射,但是,你可以藉由這樣的投射來了解自己內在尚未療癒的傷口。
  "當我們批判他人時,那些我們批判的點,就是我們內心還未被滿足的需要,以及我們還未接納開發或療癒的地方。而當我們可以誠實面對自己情緒時,我們也會了解到,所有的情緒都與內心還未被滿足的需要相連"



  上次團督時,主任也提到:從事助人工作的人因為一直需要保持高度能量,一直在跟低能量的個案工作,不斷的付出與給予,也很容易因此而感到低潮,所以,助人工作者必須擁有隨時高度自我覺察的能力。

  當我們一直在給予,卻沒有人可以給我們時,我們往往容易失衡,助人者,找到自己平衡的方式是十分重要。而了解人的各種機轉、不對個案有不合理期待,我們才能一直維持自己擁有正向的能量,然後繼續付出與給予,尊重個案的各種選擇與進步。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表達或經歷憤怒、悲傷等等一般人所謂的負面情緒是可怕的、不被允許的。但這並非他們是沒有負面情緒的人,只是生長的環境沒有人教導他們如何去表達而已,而甚至,他們週遭也都是沒有他們認為值得信任可讓他們表達這些負面情緒的人。
  "如果長期不被允許健康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這些被壓抑的情緒很容易在身心及人際關係上造成巨大傷害。"就如同作者分享的學員-王媽媽"從小經歷許多挫折,內在受傷的小孩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也不知道如何愛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從外界獲得愛。事實上,她只是需要很多很多的愛,而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就是藉由生病、憤怒來要求旁人的注意與愛。這讓別人與自己都變得好累、好累。"

  或者像鄧媽媽,"用一輩子的精力來愛別人,希望藉由愛別人,來獲得內心深處一直想要的愛。然而,只知道付出的她,卻從不知道要如何接受別人的愛,也不知道如何愛自己。"

  


  我想起曾經因為失戀而書寫好多篇文章,也因此被人質疑我的用意與為何需要悲傷如此久,但我只慶幸自己有多任性,就算因此被撰文質疑與責罵,也不因此而停下書寫,因為我很清楚,我不會因為別人的不尊重、無法體會人的差異而影響與改變自己。
  後來,我才在朋友的分享與後來的回應中理解,原來那些不是質疑或不理解,而是,想逃避因為自己所為而造成別人痛苦的心態所致。因為為了獲得想要的感情或目標而傷害了別人,看見別人的傷心與難受,卻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而採用批判或是質疑的言語。但我想,這些當事人也絕不可能會承認,一如以往。

  


  而前面所提的,關於愛與年紀的問題。
  哈哈。
  不只我這麼說,連作者也說:"當你學會愛自己,就會知道如何去愛及被愛。"

  看到有與年齡有相關的文字嗎?

  其實大多數有伴侶甚至育有子女的人都不一定懂得愛,只知道付出或以愛為名行控制、綁縛或填補空虛甚或是滿足自己投射之實。
  而愛,雖然會讓你願意付出,但是一昧付出,並不是愛。當然,結了婚或與人交往,更不代表懂得愛。
  很殘酷齁,但這世界不就是這樣,殘酷真實卻又充滿許多美好。



  就像電影"狐狸與我"中要傳達的一樣,愛的關係是自由而不是佔有與拘束,不是給對方自以為最好的,因為,這樣往往只是把對方囚禁在你的牢籠裡而窒息。

  而,片中小女孩幾歲?是否在童年時透過狐狸而懂得愛?

  既然如此,愛與年齡有否相關? 其實,是先天特質與經歷才有相關吧。


  
  每個當下都是一個新的當下,都可以重新做選擇。而這是需要不斷的覺知、不斷的練習、養成習慣。習慣原諒、習慣臣服、習慣放下、習慣愛自己...  



  只要記得,你看見別人的假、醜、惡、爛,其實都是看到自己內在還有需要原諒、化解與接納的地方,都是你自己。而當你看到別人的真、善、美,也就是看到自己的真善美。不就是我常說的那句,你怎麼描述別人,也代表出你內在如何看待這世界。



  當我看見作者在書寫許多內容時,都感到心被暖暖的撫平,有種長久以來沒有被看見與看懂的心情就這樣被直指出來。無論是我曾與誰有過歧見甚或是誤會有否解開,我想我只會牢牢記得:"每個人的索思所為是種種不同的因素造成的。當有人對你很壞,你能做的是-走開,身體走開,或心走開(佛家言:不動心,不著相)。然後給對方祝福。對方的行為起於心理受傷,可能是他的父母沒有給他足夠的關懷或愛,所以在沒有人愛的情況下,他不懂得如何愛他人、與人相處。而他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衝突與恨,而是愛,但那也不是憑你的能力就可以改變對方的。如果對方變和善了,你可以接近;如果尚未,還是走開,然後心中不斷給予祝福與愛,對方的心會接收到的。"





  而愛是一切的療癒,真的愛,而非威脅與要求別人讓自己好好愛。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都不是永恆的存在,唯有自己,自己全然的愛自己,那才是永遠的。

  

  你就是愛,生命是愛,呼吸是愛。

  傷害是愛,跌倒是愛,衝突是愛,是生命為你帶來學習愛的課題。

  而我說愛,也只是我感受到愛,我表達出來,並不想憑解此而獲得什麼,若硬要說,也只有,想要更多人也擁有愛。



  愛自己,是指不自我批判、不傲慢、不自責,並且接納所有的自己,並且有勇氣去面對每個當下中,自己真正的感覺,不批判不否認不壓抑不忽視也不找藉口的就是真正的感受自己的情緒。



  這心得一點也不像心得,我想,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我看了書後的碎碎念吧。

 

 

書目:

這樣呼吸效果驚人:我親身的體驗和16個真實案例

李宜靜 著

方智出版社

購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